為了貫徹落實《關于舉辦湖南省第九屆大學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暨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的通知》文件精神,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改革創新,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理論學習積極性,學校決定舉行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特制定本方案。
一、競賽組織
湖南省第九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永州師范高等??茖W校初賽活動由永州師范高等??茖W校主辦,宣傳統戰部、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馬克思主義學院具體實施,并成立競賽工作領導小組。
顧 問:李黎武 汪華明
組 長:馮友民
副組長:何仙玉 鄧海云
成 員:李 鴿 唐小翠 譚 靚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馬克思主義學院,鄧海云兼任辦公室主任,譚靚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二、
時間安排
1.作品撰寫。4月3日-20日,每個學習小組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研究學習、撰寫研究報告。
2.作品上交。4月20日-23日,指導教師對上交論文進行初評,每班擇優上交2-3個優秀作品;
3.作品校評與修改。4月24日-5月4月,指導教師和校內評委交叉評閱作品并給予修改意見;
4.作品報送。5月5日,領導小組辦公室完成研究性學習成果相關的匯總工作并發送至承辦高校指定郵箱。
三、競賽主題
1.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中國式現代化與時代新人的使命擔當;
3.新時代新征程爭做團結奮斗的好青年;
4.新時代大學生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責任與使命;
5.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價值意蘊與行動實踐;
6.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爭做新時代好青年。
四、作品規范
參賽研究性學習小組可任選一個主題或其中的某一方面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習成果報告題目自定,字數控制在3000-5000字。
研究性學習成果應包括五個部分:
1.選擇該主題的原因;
2.該主題目前情況綜述;
3.該小組研究性學習的成果;
4.該主題研究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研究設想;
5.該小組在此次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體會收獲。
五、參賽人員及競賽方式
1.參賽人員:三年制大專二年級在校大學生。參賽學生采取自由組合(不能跨班)的方式,組成5人研究性學習小組。
2.競賽方式:競賽采用書面評審的方式。
六、材料上交要求
4月23日前指導教師將1份紙質稿交至譚靚老師處,電子稿以指導教師為單位發到指定郵箱:8301520@qq.com。
七、獎項設置
湖南省第九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永州師范高等??茖W校初賽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設置獎項。其中,一等獎2-4名,二等獎10-12名,三等獎18名,頒發學校榮譽證書;獲獎的小組指導教師評為校級優秀指導教師,頒發學校榮譽證書。同時,獲一等獎的前2個學習小組直接晉級參加省賽復賽。
附件:1.研究性學習成果報告
2.參加復賽的優秀作品研究性學習小組名單
3.參加復賽抽簽的研究性學習小組名單表
4.評分標準
永州師范高等??茖W校
2023年4月1日
附件1
湖南省第九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
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
研究性學習成果報告
報告題目: |
|
學校名稱: |
|
小組成員: |
|
專業班級: |
|
指導老師: |
|
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
2023年3月
附件2
參加復賽的優秀作品研究性學習小組名單
學校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號 |
班級名稱 |
研究性學習小組
成員姓名 |
研究性學習成果
報告題目 |
指導老師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備注:請根據《各高校應提交研究性學習成果報告參考數量》要求報送限
定數量的優秀作品,按順序編號,不得出現跳號和空格。文件格式
一律為Excel表格,請勿改變表格格式。
聯系人:_________________ 聯系方式:
附件3
參加復賽隨機抽簽的研究性學習小組名單
學校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號 |
班級名稱 |
研究性學習小組
成員姓名 |
研究性學習成果
報告題目 |
指導老師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備注:請根據《各高校應提交研究性學習成果報告參考數量》要求報送不
少于“應提交數”的作品,按順序編號,不得出現跳號和空格。文
件格式一律為Excel表格,請勿改變表格格式。
聯系人:_________________ 聯系方式:
附件4
湖南省第九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
永州師范高等??茖W校初賽評分標準
評分項目 |
評分細則 |
分值 |
備注 |
學
習
報
告 |
選題原因陳述清楚,定位準確、條理清晰。 |
10 |
|
能夠對該主題及小組當前研究現狀提出明確的總結,思路清晰。 |
20 |
|
有小組明確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內容豐富,觀點鮮明,有一定的創新性。 |
30 |
|
問題分析透徹,針對問題的下一步打算思路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
20 |
|
體會總結深刻,對主題認識深化了,提升了使命感、責任感。學會了新的學習方式方法。 |
20 |
|
總分 |
|
100 |
|